-
1 雄黄我们最常使用的就是解毒的功效了,可以治疗身体的一些病症,有些地区喜欢喝雄黄酒,就是因为它可以解毒。2 雄黄还可以起到杀虫的作用,因为它的作用就比较强,不可以随意乱服,一定要遵医嘱服用。3 雄黄还可以缓解炎症,对于皮肤的炎症以及脓肿均有作用,可以将脓肿刺破,涂抹上雄黄即可以起到治疗的作用。4 ...
-
1 雄黄败毒抗癌、祛痰镇惊、杀虫疗疮、消炎退肿。2 祛痰镇惊,用于痰盛惊风,痰鸣哮喘:雄黄500克研末,面糊为丸制成1000丸。成人每天服药1丸,温开水送。3 杀虫疗疮,用于虫疥疮症,虫疥湿癣:雄黄、蛇床子各30克,水银15克,前二味研细,入水银研至不见星珠,以猪油调和,早、晚以汤洗净后涂搽。4 虫...
-
1 雄黄味辛、性温 ,有毒 ,归肝、胃、大肠经, 二硫化二砷 As2S2 是主要成分。2 杀虫、解毒 用于痈肿疔疮 、虫蛇咬伤、虫积腹痛和湿疹疥癣等。3 雄黄具有祛痰截疟、解毒和 杀虫 的功效。4 雄黄内服的用量 0.05—0.1g, 入丸散用。腰黄 、雄精不可久服。注意事项 雄黄切忌火煅。 孕妇忌用。孕妇忌...
-
1 雄黄经过氧化便会变成As2O3,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砒霜, 是另外一味著名的毒性很高的矿物药, 其解毒杀虫的原理也在于此。 2 有抗肿瘤作用,能抑制移植性小鼠肉瘤S-180的生长,并对细胞有腐蚀作用。 3 吸收后,对神经有镇痉、止痛作用;体内外均有杀虫作用。水浸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人体结核杆菌、变形杆菌...
-
药理作用: 1.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雄黄水浸剂(1:2)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许兰黄癣菌、奥杜盎小芽胞癣菌、铁锈色小芽胞癣菌、红色表皮癣菌、紧密着色芽生菌、星形奴卡菌等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在黄豆固体培养基上, 雄黄(浓度为 1%)对人型、牛型结核杆菌及耻垢杆菌有抑制...
-
一般饭后服用比较好。5 牛黄中含有牛磺酸,具有强心降压的作用,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率,扩张血管的作用。6 对于咽喉痛,口腔溃疡牛黄的效果也很好的,它可以帮助解毒豁痰压惊、清热祛毒。7 牛黄对于治疗慢性肝炎肺功能、神志昏迷,可用于急性传染的解热剂。牛黄中含有雄黄和硫化砷上火人群吃降火效果很好。
-
长期服用牛黄解毒片有致癌风险:长期服用牛黄解毒片对身体的副作用很大。有些患者长期服用此药去火,药物的副使用影响了肾功能的健康。另外,长期服用牛黄解毒片还会导致患癌的几率,尤其是结肠癌。牛黄解毒片的毒性是由牛黄中的一个成分雄黄引起的。服用牛黄解毒片的时间最长不要超过一个星期,以3-5天为宜。
-
牛黄解毒片是家中常备的清热解毒药,也是传统的中成药,主要用于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等症。最近研究发现,长期服用牛黄解毒片,对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血液、呼吸、皮肤等有毒副作用。 方法/步骤 1 牛黄解毒片中主要的有毒物质为雄黄,而且含量挺大,其主要成分为三硫化二...
-
3 田基黄的作用 1、治寒?气喘及疟疾寒热:田基黄、雄黄各二钱。捣泥,碗内覆之,待青色,以饭丸如梧子大。每服九丸,空心盐汤下。(《寿域神方》) 2、治毒蛇咬伤:㈠田基黄浸烧酒搽之。(《岭南草药志》)㈡鲜田基黄一、二两,捣烂绞汁,加甜酒一两调服,服后盖被入睡,以便出微汗。毒重...
-
肺癌中医附注:洋金花有很好的止痛作用,雄黄对顽固性呼吸系统疾病有独特的疗效,但均应注意用量,以免引起中毒。中药临床运用需听肺癌中医说明。8 中药组成:人参15克,百合30克,冬虫草30克,川贝母30克,女贞子30克,蛤蚧1对天竺黄6克,羚羊角粉4.5克。 中药制法:上药共为细末,装入胶囊中。 中药用法...
-
4 五色丝可以驱邪避瘟的象征意义远比实际功能明显,因为至今没有关于这几种色彩为什么会消灾去病的具体说明。可见这是俗信中具有魔力和象征的神奇物,和节日用的艾叶、菖蒲、雄黄等医药功用显然不同,纯属俗信求吉的需要。5 儿童用五色丝系脖颈、缠手足腕,俗称长命缕、续命缕、百岁索、健索。6 但是,从另一方面...
-
2 雄黄酒。喝雄黄酒的习俗,与驱杀五毒有关。古代人就认为雄黄可以克制蛇、蝎等百虫。雄黄酒是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黄泡制的酒。雄黄作为一种中药,可以做解毒剂、杀虫剂,于是古人就认为雄黄可以克制五毒。3 鸭蛋。红油鸭蛋也是“五红”中的一种。清明节前后,民间一般人家就开始忙着腌上一批鸭蛋,因为这时“清明...
-
2 白鲜皮、黄柏、蛇床子、地肤子、苦参各30克,苍术、狼毒、大枫子各中15克,川椒、白矾各10克,雄黄4克,乌梅10枚。水煎去渣,先熏后洗,洗时可用消毒纱布蘸汁擦洗外阴,也可用药液冲洗阴道。3 维生素B1、维生素C硫代硫酸钠、谷维素、溴剂、钙剂及镇静催眠剂等药物,对外阴瘙痒等问题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可...
-
黄连 用来制作丹药的材料,可于天山1层掉落 莲子 用来制作丹药的材料,可于白驼山4层掉落 凤凰羽 用来制作丹药的材料,可于白驼山1层掉落 龙骨 用来制作丹药的材料,可于天山10层掉落 川贝 用来制作丹药的材料,可于天山7层掉落 人参 用来制作丹药的材料,可于天山4层掉落 雄黄...
-
4 巴豆对于治疗耳卒聋可以直接将巴豆用蜡裹一下,用针将巴豆刺通透,塞入耳中既可。5 用巴豆,麻油,以油调雄黄、轻粉末,用来调和敷于恶疮部位也有不错的效果。6 巴豆治疗喉痹的时候可以将白矾二两,巴豆半两。同于铫器内炒,侯矾枯,去巴豆不用,碾矾为细末,以水调灌,既可以。
-
2 防止蚊虫叮咬夏季蚊虫较多,古代没有灭蚊药,一般人家又没有蚊帐子,夏季大多室外休息,小孩皮肤嫩,蚊子最容易咬小孩的头面和脖子,所以把香囊戴在脖子周围和胸部。3 防止毒蛇咬伤南方空气潮湿,山区毒蛇较多,住在山区里的人为了防止毒蛇进入床铺,就佩戴雄黄香囊,蛇类闻见雄黄的气味,就会远离。白娘子喝了雄黄酒...
-
桃仁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简介 桃核里的仁儿。可制食品,可入中药。宋 苏轼《仇池笔记·王翊梦鹿剖桃核而得雄黄》:“一日,有村妇林中见一桃过熟而绝大,独在木杪,乃取而食之。翊 适见,大惊。妇人食已,弃其核, 翊 取而剖之,得雄黄一块如桃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一·桃》:“桃仁行...
-
芫花的功效与作用_芫花的药用价值 简介 芫花,为瑞香科植物芫花的干燥花蕾,其根白皮(二层皮)也供药用。春季花未开放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本品常3~7朵簇生于短花轴上,基部有苞片1~2片,多脱落为单朵。单朵呈棒槌状,多弯曲,长1~1.7cm,直径约1.5mm;花被筒表面淡紫色或灰绿色,密被短柔毛,...
-
2 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经常使用天花粉可以调节人体的内分泌,加速新陈代谢,具有一定的利尿作用,并且含有的多种蛋白质可以促进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力。3 治疗皮肤湿疹、汗斑。汗斑多由脏腑积热以致气滞血凝而成,而天花粉具有很好的清热作用,既可内服,也可磨成粉和雄黄一起加入适量水搅拌均匀,...
-
5 治小儿痰迷不醒,口流涎沫,手足拘挛:陈胆星75克,犀角、羚羊角各50克,生龙齿35克,白芥子25克,辰砂5克。陈米汤丸,金箔衣。临用以一丸擦胸背并敷脐。6 治痰涎喘急:胆南星、天竺黄各15克,雄黄2.5克,朱砂2.5克,牛黄、麝香各2克。共为末,甘草水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丸,淡姜汤稍冷服...
-
5 麝香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风湿所引起的经络疼痛,我们平时经常使用的麝香追风膏就有这个作用,通常和红花,乳香,没药一起合用,有活血通经的作用。红花,乳香,没药均是活血药。6 此外,还可外用治疗疮疡肿毒,外用常和雄黄,蟾酥一起使用。麝香还有打胎的作用,能使胎儿流产,因为麝香能是子宫肌兴奋,发生收缩...
-
八月瓜有什么功效 八月瓜的功效与作用 八月瓜的好处声明: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 八月瓜的功效 疏肝理气,活血止痛,散结,利尿。 八月瓜主治 用于脘胁胀痛,痛经经闭,痰核痞块,小便不利。 相关配伍 1、治大风腹脏有虫,令人皮肤生疮,语声变,眉鬓落:预知子二两(捣末),雄...
-
12 其他作用:对小白鼠的急性中毒主要症状为抽搐,外界刺激可诱发和加剧抽搐,最后死于强直性惊厥,说明中毒主要在兴奋脊髓。对某些真菌在试管内有抑制作用,体外试验,高浓度浸出液对常见致癌性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菖蒲、艾叶、雄黄含剂可作烟熏消毒。1:2的煎剂使蛔虫麻痹和死亡70%。
-
5 治喉痹的作用:白矾二两(捣碎),巴豆半两(略捶破)。同于铫器内炒,侯矾枯,去巴豆不用,碾矾为细末,遇病以水调灌,或干吹入咽喉中。6 治耳卒聋的作用:巴豆一粒,蜡裹,针刺令通透,用塞耳中。7 治一切恶疮的作用:巴豆三十粒,麻油煎黑,去豆,以油调雄黄、轻粉末,频涂取效。注意事项 希望...
-
端午节香包的作用 简介 端午节是我国非常具有传统意义的节日,每年的端午节都有很多的活动,比如包粽子,吃粽子、喝雄黄酒、佩戴香包。方法/步骤 1 端午节香包,选用中草药填制,随身佩戴可以驱虫、防病、清香等功效。2 端午节有点香包内会放有朱砂、雄黄等,给小孩子佩戴香包,有避邪避凶之意。3 另外佩戴香包在...
-
4 牛黄解毒片的副作用有什么?牛黄解毒片由牛黄、雄黄、甘草、石膏、大黄、黄芩、桔梗、冰片八味中药组成,常用于实热引起的咽喉肿痛、牙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等,其成分中雄黄是毒性较强的物质,化学成分为硫化砷,服多了有害无益。有些患者由于经常或长期服用此药,导致不良反应。滥用此药,解毒片也会变成“...
-
2 祛病强身香包以药物之味,经口鼻吸入,使经脉大通,祛邪扶正,以达到祛病强身之功效。3 驱蛇避害香包的主要原料是雄黄、艾叶、熏草等挥发一种奇异的香味,而蛇虫闻之远遁,既减少了传染源,又可起到杀除病菌,消除汗臭,清爽神志的作用。4 预防感冒端午节传统香囊中的香料可以预防感冒、手足口病等,且对防蚊...
-
小儿撮口脐风。用艾叶烧灰。满填脐中,外用布缚定。或用蒜盖脐部,隔蒜用艾绒灸之。 肛烂(病人齿失色,舌变白,喜睡如痴,或下痢。肛被虫蚀,烂见肠了,便难救。此病古称狐惑)。用艾在管中烧着,熏下部令烟直达患处。艾中加少放雄黄一财烟熏,效果更好。 头风面疮,痒出黄水。用艾二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