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米须对人有利尿作用,可以增加氯化物排出量,其利尿作用是肾外性的,所以对各种原因引起的水肿都有一定的疗效,它虽然可以用于治疗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征,但作用不是太强。玉米须对末梢血管有扩张作用,所以有较弱的降压作用。玉米须能促进胆汁排泄,所以可作为利胆药用于没有并发症的慢性胆囊炎或胆汁排出障碍的胆...
-
1 1、柴胡、薄荷均具有的功效是疏肝解郁。2、既能退虚热,又能除疳热的药物是:银柴胡、胡黄连。3、特殊煎药方法:附子先煎;钩藤后下;薄荷后下;砂仁后下;蒲黄包煎;龙骨先煎;阿胶烊化;旋覆花包煎;番泻叶泡服等。4、具有下乳功效的中药有:漏芦、通草、木通、王不留行、穿山甲。5、牡丹皮:治疗无汗骨...
-
功效:补精益气,温中壮阳。适用于气虚,阳虚,体质虚弱,乏力怕冷等。 备注:海马性味甘,温,有补肾壮阳,调气活血之功,虾肉补肾壮阳,童子鸡益气补精。三味配伍,不仅肉质细嫩而鲜美,气味芳香,营养丰富,而且有较好的温肾壮阳补虚的功效,是肾阳虚,体质虚弱者调补佳品。 注意事项 孕妇及...
-
中药乌药的介绍 1 乌药味辛,性温,属理气药范畴。乌药主要有行气宽胀,顺逆止痛、温故肝肾冷气、疏达腹部逆气的作用。 是常用的温性行气药,兼能温肾缩小便。本品善长于治下焦属于寒性的气痛,临床上最常用为温肾治疝的要药。对由于肾间冷气波及肝经而致的少腹 攻痛,疝气疼痛、睾丸冷痛坠胀等症,...
-
中医记载五味子具有收汗,滋肾,敛肺,生津,涩精等功效。可以治劳伤羸瘦,口干作渴,肺虚喘咳,自汗,梦遗滑精,盗汗,久泻久痢。 1 凡一切气血耗散之休克、虚脱,皆可配补药用之。 2 五味子能够涩精止泻:用于遗精、久泻。治遗精常配桑螵蛸、煅龙骨;治久泻常配肉豆蔻、芡实。 3 五味子能够生津敛汗:...
-
④《四川中药志》:化痰通络,治肺劳咳痰、咳血及湿热客于经隧等症。2 败毒抗癌,用于癌瘤积毒 骨血管瘤 橘络、骨碎补、龙骨、牡蛎、续断、黄精、海藻、昆布、狗脊寄生、忍冬藤各60克,三棱、莪术、丹参、虻虫、乳香、没药各30克,杜仲、夏杜草各90克,石斛180克,蜈蚣15条 共捣碎,水煎3次,煎液合并...
-
那么,五味子泡水喝的功效是什么?五味子果实作中药功能益气生津、敛肺滋肾、止泻、涩精、安神,可治久咳虚喘、津少口干、遗精久泻、健忘失眠等症。药理试验证明能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 兴奋和抑制过程,促进肌体代谢,调节胃液和胆液分泌,对肝炎恢复期转氨酶升高者有降低作用。果皮及成熟种皮含木脂素,是五味子的药用有效成分...
-
因为其形状犹如龙骨,故名“龙骨水车”。骨水车约始于东汉,三国时发明家马钧曾予以改进。此后一直在农业上发挥巨大的作用。2 祭蚕男耕女织古而有之,女织的原料北方以棉花为主,南方以蚕理为主。相传小满为蚕神诞辰,浙江一带保留至今。小满节时值初夏,蚕茧结成,正待采摘缫丝,家蚕全身是宝,及乡民的家食之源...
-
1 石菖蒲属天南星科,为禾草状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茎具气味。叶全缘,排成二列。肉穗花序(佛焰花序),花梗绿色,佛焰苞叶状。根茎常作药用。分布于亚洲,包括印度东北部、泰国北部、中国、韩国、日本、菲律宾与印尼等国。生长于海拔20米至2,600米的地区,多生在密林下。花期为五月至六月,果期为七月至八月。基本...
-
山茱萸(学名:Cornus officinalis),山茱萸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其成熟果实为中药,别名山萸肉、药枣、枣皮、蜀酸枣、肉枣、薯枣、鸡足、实枣、萸肉、药枣、天木籽、山芋肉、实枣儿。 功效与作用 1 功能主治 补益肝肾,收敛固涩,固精缩尿,止带止崩,止汗。此外还有生津止渴,用于腰膝酸痛,头晕耳鸣,...
-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的加工品。主产于四川、湖北、湖南等地。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习称“泥附子”。加工炮制为盐附子、黑附子(黑顺片)、白附片、淡附片、炮附片。属温里药。中药中“回阳救逆第一品”。
-
神昏谵语者,常与郁金、半夏、竹沥等配伍,如菖蒲郁金汤(《温病全书》);治痰热癫痫抽搐,可与枳实、竹茹、黄连等配伍,如清心温胆汤(《古今医鉴》);治癫狂痰热内盛者,可与远志、朱砂、生铁落同用,如生铁落饮(《医学心悟》);用治湿浊蒙蔽,头晕,嗜睡,健忘,耳鸣,耳聋等症,又常与茯苓、远志、龙骨等...
-
黄芩等同用,可治疗湿热下利、里急后重。《医学衷中参西录》建翎汤,生白芍伍以生地、生怀山药、生郝石、生龙骨、柏子仁等,用于镇肝熄风、滋阴安神,治疗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胀痛、心悸、健忘、失眠、多梦等。 注意事项 白芍性寒,虚寒性腹痛泄泻者忌食;小儿出麻疹期间忌食;服用中药藜芦者忌食。
-
4 安胎、养血,阿胶15克,艾叶6克,龙骨15克,糯米50克。先把龙骨和艾叶煎出汁来,然后取汁加到糯米里,再放入阿胶熬成粥食用。5 艾叶泡脚,艾叶150克,加2000毫升的水煎15分钟左右,过滤出药汁,水温40度左右用来脚。具有温经通络、散寒止痛的作用 6 阴虚血热的人群应该尽量避免使用艾叶,不然会变成阴血热的...
-
与熟地、枸杞子、菟丝子、杜仲等配伍。2. 用于虚汗不止。,常配合熟地、菟丝子、沙苑蒺藜、补骨脂等同用;对于虚汗不止,本品又有敛汗作用,可与龙骨、牡蛎等同用。此外,本品又能固经止血,可与熟地、当归、白芍等配伍应用。简易处方 [自汗、盗汗] 山茱萸、防风、黄耆各9克,水煎服。 [汗出不止]...
-
性欲淡漠、尿频等症也有疗效。用法:每日早晚作为主食。禁忌搭配 1 (1)韭菜子不宜和苦寒中药如黄连,黄柏,知母,栀子等同用,抵消其兴奋性能力。(2)韭菜子不宜和鸭腐同吃,因为鸭肉性凉,韭菜子性热,两者性味相冲突,可削弱韭菜子的壮阳作用。(3)韭菜子有温阳的功效,阴虚火旺者禁用,恐加重症状。
-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与钙离子结合后,会增加氨基糖苷类药的神经毒性。此外,中药川乌、草乌、附子,中成药小活络丹、三七片、元胡止痛片等与链霉素、庆大霉素、 卡那霉素等药物合用时,也可能增强对听神经的毒性,导致耳鸣、耳聋;含钙的中药:龙骨、牡蛎、海螵蛸、鹿角、枸杞。不能与含金属离子的中药同饮: 含金属...
-
生白芍(30~90 g)伍以炙甘草(10~20 g),即为《伤寒论》中芍药甘草汤。与木香、槟榔、黄连、黄芩等同用,可治疗湿热下利、里急后重。《医学衷中参西录》建翎汤,生白芍伍以生地、生怀山药、生郝石、生龙骨、柏子仁等,用于镇肝熄风、滋阴安神,治疗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胀痛、心悸、...
-
石菖蒲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1 石菖蒲属天南星科,为禾草状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茎具气味。叶全缘,排成二列。肉穗花序(佛焰花序),花梗绿色,佛焰苞叶状。根茎常作药用。分布于亚洲,包括印度东北部、泰国北部、中国、韩国、日本、菲律宾与印尼等国。生长于海拔20米至2,600米的地区,多生在密林下。花期为五月至...
-
山茱萸(学名:Cornus officinalis),山茱萸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其成熟果实为中药,别名山萸肉、药枣、枣皮、蜀酸枣、肉枣、薯枣、鸡足、实枣、萸肉、药枣、天木籽、山芋肉、实枣儿。 功效与作用 1 功能主治 补益肝肾,收敛固涩,固精缩尿,止带止崩,止汗。此外还有生津止渴,用于腰膝酸痛,头晕耳鸣,...
-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的加工品。主产于四川、湖北、湖南等地。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习称“泥附子”。加工炮制为盐附子、黑附子(黑顺片)、白附片、淡附片、炮附片。属温里药。中药中“回阳救逆第一品”。
-
神昏谵语者,常与郁金、半夏、竹沥等配伍,如菖蒲郁金汤(《温病全书》);治痰热癫痫抽搐,可与枳实、竹茹、黄连等配伍,如清心温胆汤(《古今医鉴》);治癫狂痰热内盛者,可与远志、朱砂、生铁落同用,如生铁落饮(《医学心悟》);用治湿浊蒙蔽,头晕,嗜睡,健忘,耳鸣,耳聋等症,又常与茯苓、远志、龙骨等...
-
黄芩等同用,可治疗湿热下利、里急后重。《医学衷中参西录》建翎汤,生白芍伍以生地、生怀山药、生郝石、生龙骨、柏子仁等,用于镇肝熄风、滋阴安神,治疗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胀痛、心悸、健忘、失眠、多梦等。 注意事项 白芍性寒,虚寒性腹痛泄泻者忌食;小儿出麻疹期间忌食;服用中药藜芦者忌食。
-
4 安胎、养血,阿胶15克,艾叶6克,龙骨15克,糯米50克。先把龙骨和艾叶煎出汁来,然后取汁加到糯米里,再放入阿胶熬成粥食用。5 艾叶泡脚,艾叶150克,加2000毫升的水煎15分钟左右,过滤出药汁,水温40度左右用来脚。具有温经通络、散寒止痛的作用 6 阴虚血热的人群应该尽量避免使用艾叶,不然会变成阴血热的...
-
与熟地、枸杞子、菟丝子、杜仲等配伍。2. 用于虚汗不止。,常配合熟地、菟丝子、沙苑蒺藜、补骨脂等同用;对于虚汗不止,本品又有敛汗作用,可与龙骨、牡蛎等同用。此外,本品又能固经止血,可与熟地、当归、白芍等配伍应用。简易处方 [自汗、盗汗] 山茱萸、防风、黄耆各9克,水煎服。 [汗出不止]...
-
性欲淡漠、尿频等症也有疗效。用法:每日早晚作为主食。禁忌搭配 1 (1)韭菜子不宜和苦寒中药如黄连,黄柏,知母,栀子等同用,抵消其兴奋性能力。(2)韭菜子不宜和鸭腐同吃,因为鸭肉性凉,韭菜子性热,两者性味相冲突,可削弱韭菜子的壮阳作用。(3)韭菜子有温阳的功效,阴虚火旺者禁用,恐加重症状。
-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与钙离子结合后,会增加氨基糖苷类药的神经毒性。此外,中药川乌、草乌、附子,中成药小活络丹、三七片、元胡止痛片等与链霉素、庆大霉素、 卡那霉素等药物合用时,也可能增强对听神经的毒性,导致耳鸣、耳聋;含钙的中药:龙骨、牡蛎、海螵蛸、鹿角、枸杞。不能与含金属离子的中药同饮: 含金属...
-
生白芍(30~90 g)伍以炙甘草(10~20 g),即为《伤寒论》中芍药甘草汤。与木香、槟榔、黄连、黄芩等同用,可治疗湿热下利、里急后重。《医学衷中参西录》建翎汤,生白芍伍以生地、生怀山药、生郝石、生龙骨、柏子仁等,用于镇肝熄风、滋阴安神,治疗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胀痛、心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