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由诺卡氏菌引发的乌鱼烂身病

 时间:2024-10-15 23:37:29

1、由诺卡氏菌引发的乌鱼烂身病的确诊主要病症:病情轻微的,背部体侧出现数目不等的斑块状充血,病灶处鳞片脱落;病情稍重的,出现大小不等、深浅不一的溃疡,有时可见外露的红色肌肉;病情严重的,可见外露的骨骼和内脏。解剖后,可见肝、脾、肾有白色或淡黄色结节,直径0.1~0.2cm。患病成鱼,开始停止吃食。死鱼腹部膨胀,解剖可见腹内有少量透明或黄色液体,肾、肝、脾等内脏组织中有白色或淡黄色结节出现,直径0.1~0.2cm。

如何防治由诺卡氏菌引发的乌鱼烂身病

2、由诺卡氏菌引发的乌鱼烂身病的治疗:伴药投喂病鱼,每三天进行一次。

如何防治由诺卡氏菌引发的乌鱼烂身病

3、由诺卡氏菌引发的乌鱼烂身病的防治建议:

如何防治由诺卡氏菌引发的乌鱼烂身病

4、一旦发病迅速处理在鱼发病前,可以采取饲料拌药进行预防。由于其传染速度快,死亡率高,加之目前尚无有效治疗办法,一旦发病,应放弃用药治疗,立刻卖鱼,即使碰到阴雨天也需立即处理。

如何防治由诺卡氏菌引发的乌鱼烂身病

5、选购优质苗种科学饲喂选购优质且抗病能力强的种苗,注意避免从疫区引入苗种。苗种下塘前做好彻底消毒工作,并按合理的放养密度进行喂养。在投喂的时候,不能喂太饱,保持在七八成左右,且投喂时间不能太长,限制在15~20分钟内。因为乌鱼贪食,摄食过多,容易消化不良,进而引发肠炎,导致乌鱼抵抗力减弱,烂身发病率增加。

如何防治由诺卡氏菌引发的乌鱼烂身病

6、高温季节加强水质调控高温季节,加大换水频率,以减小高温时上下层水体温差较大引起的鱼体外层粘液保护膜破坏而导致烫伤鱼身的危害。鱼体外层粘液保护膜被破坏,有害细菌极易感染鱼体表皮,从而引起烂身。在养殖过程中,应定期杀虫,以控制寄生虫感染。拉网等操作过程中,应小心谨慎,以减少外伤,避免烂身病病原的入侵。同时加强水质管理,适时调节水质。因为高温季节,乌鱼的摄食量和排泄量都很大,水质极易恶化。对于死鱼,应及时打捞清理,并填埋处理。对养殖池进行定期消毒处理,特别是高温季节,有害病原菌极易大量滋生、繁殖。

如何防治由诺卡氏菌引发的乌鱼烂身病
  • 丹东旅游 攻略
  • 鸿图大志,雀鸟焉知?只知捉虫恋树枝!是什么意思
  • 巨龙战歌特色玩法攻略
  • 如何考察创业项目?
  • 末日前线之迷失尸境怎么升级装备
  • 热门搜索
    1972年出生是什么命 王源是什么星座 互联网是什么 四个意识指的是什么 什么机油好 e3 1230 v2配什么主板 且是什么意思 24岁属什么 氨水是什么 角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