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佛教和道教的基本教义是什么

 时间:2024-10-20 04:02:25

一、佛教教义: 

1、三法印

是佛教用以衡量天下事物是否合乎教义的三条准绳: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芫王墙错般寂静。

2、四圣谛

指苦、集、灭、道"四谛"。"苦谛",说人生一切皆苦,苦海无边;"集谛",说造成人们痛苦的种种原因;"灭谛",说佛教引导人们最终达到理想境界(涅般);"道诊”,说抵达理想境界的种种手段和方法。"

3、八正道

把四圣谛中的"道谛"进一步具体化,提出欲达到瑰想境界(涅般)应遵循的八种方法,即正见(正确的见解)、正思(正确的思考)、正语(正确的言论)、正业(正确的行动)、正命(正确的生活)、正精进(正确的努力)、正念(正确的意念)、正定(正确的自我精神集中)。

二、道教教义

1、道德经

道教以《道德经》的思想为主要教义,倡导遵道贵德、重生贵和、见素报朴、抱元守一、清静无为和慈俭不争。道教认为“道”是宇宙的本体,万物的本原,万物运行的规律以及人间伦理道德纲常。“德”是道的外化及功能。神仙是循德而上,在精神和肉体及伦理道德超越于世俗的精神实体。

2、“我命在我不在天”

这是道教的又一重要教义。原意是说人的生命长寿与否取决于自身,并非决定于天命。泛指命运并非掌握在别人手里,即我命在我,富贵不在天。就健康生命而言,人通过服食药物,行气导引,达到延长寿命的目的,在没病之前进行调养,使之得到健康。我命在我不在天的积极思想,是道教修行、改变命运的根本指导思想。

3 佛教和道教的基本教义是什么

扩展资料:

佛教起源: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至5世纪的古代印度。创始人为迦毗罗卫国释迦族的王子悉达多.乔达摩。东汉初,天竺僧人迦叶摩腾.竺法兰经西域来到中国传教,在洛阳建起了白马寺,是我国佛教之始。

以后,佛教逐渐与我国儒家的封建宗法思想合流,在我国广泛传播。隋朝以后,次第产生了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法相宗、律宗、禅宗、密宗等许多宗派,形成了五台、峨嵋、普陀、九华山四大佛教圣地。

  • 分解足球踢球技术动作
  • 当代大学生如何建立自信
  • 打篮球扭伤胳膊怎么办?
  • 河北志愿者如何注册
  • 怎么区分元音和辅音
  • 热门搜索
    薯片怎么做 石榴花怎么养 完税证明怎么开 苦菊怎么凉拌 河海大学怎么样 宫外孕怎么办处理方法 菠菜怎么炒 微信群怎么加 qq邮箱怎么改密码 怎么取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