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应该注重在吐气,努力排除体内的二氧化碳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呼吸生理机制需要认识。体内的二氧化碳并不是废气,基于波尔效应(Bohr Effect),二氧化碳是血红素释放氧气到组织器官的「钥匙」,换言之,血液中若二氧化碳浓度过低,即便血氧饱和度高、充满氧气,但组织器官仍会因得不到氧气供应而处于缺氧状态,再加上血液PH升高(偏碱)而使得血管紧缩,进入恶性循环,这就是「过度换气」。因此无论是日常呼吸、运动呼吸,都不需要刻意将意念放在吐气上,这只是呼吸循环上一个自然的过程。

3、所以我该多练习「深」呼吸吗?深呼吸,不等于「用力呼吸」,当我们用对呼吸肌和好的方式呼吸,呼吸自然会深,用不着特别「深呼吸」。反而太用力的呼吸不但没有放松效果,还会使胸肌、胸锁乳突肌、内外肋间肌等辅助呼吸肌疲劳紧绷,并流失过多的二氧化碳而影响氧气使用的效率。其实,理想的呼吸是不费力、轻柔徐缓,且安静无声的,就像老僧入定那样。

5、如何训练更有效率的呼吸法?我们前面有提到人体的「呼吸中枢」,触发呼吸运动的主因是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因此过去才会有专注在吐气才会比较不喘的说法,但太强调吐气容易落入过度换气恶性循环。位于延髓的呼吸中枢,对于二氧化碳的耐受度其实是可以被训练的。世界上有一群运动员是这方面的专家,就是自由潜水运动员。他们得吸一口气之后深潜到水底,一边克服水压一边游泳下潜,完全是挑战身体利用氧气的极限。顶尖的自由潜水运动员能够在水中闭气超过8分钟,是的,闭气的训练是提高身体使用氧气与二氧化碳耐受度非常好的训练。

10、血氧饱和度(SpO2)这是在疫情期间很多人关注的数值,一般正常值在95~100%,但这其实无法完整体现人体缺氧与否。菀蒯踔观我们先前提到过,如果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不够,会影响波尔效应进而降低氧气由血红素扩散到组织器官的效能,在过度换气,也就是低二氧化碳血症的状况下,血氧饱和度其实是很高的,因为氧气都锁在血液里但无法被缺氧的组织使用。好像水管里充满水,但水龙头坏掉,我们一样是缺水状态。从这个观点来看,日常中的血氧饱和度并不是单纯是越高越好的,如果你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呼吸训练,鼻吸鼻吐、闭气练习等,会发现自己的日常血氧饱和度下降了一点,大概介于96~98%之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