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的来历及时间

 时间:2024-10-15 10:38:03

三伏天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法”确定的。“伏”,乃是藏阴气于炽热之中的意思,具有警示作用。庚,在天干中排列第七,在与五行搭配中属金。金怕火,在数伏天气中逐日消减,因此古人以庚日来计“伏”。

每年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指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合起来称为三伏。按阳历计算则出现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此时我国大部地区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

初伏和末伏固定是10天,中伏是不固定的,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所以,三伏有些年份是30天,有些年份是40天。

三伏的来历及时间

  • 如何过好三伏?
  • 问道三伏节星象解读攻略
  • 三伏游戏攻略
  • 三伏鸡蛋饼的做法
  • 三伏吃烙饼摊鸡蛋的好处
  • 热门搜索
    晚安的朋友圈说说 黄芪泡水喝的功效 路由器是猫吗 税前利润怎么算 西安旅游纪念品 如何加盟紫燕百味鸡 零钱明细怎么删除 旅游景点大全介绍 光纤路由器 比亚迪思锐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