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业上,钢铁生产可分为长流程和短流程两种。长流程工艺:炼铁原料→进入高炉冶炼得到铁水→铁水预处理→进入转炉,吹炼去除杂质→钢水进入钢包中,二次精炼→凝固成钢坯→轧制成钢材。

3、铁水预处理:一般在铁水转运过程中即进行脱S、P、Si 操作,就是往鱼雷罐车或其他盛铁水容器中加入脱硫剂(电石、石灰、镁)、脱硅剂(烧结矿粉、铁矿石粉等)、脱磷剂(苏打灰、烧结矿粉)。

5、转炉冶炼:上一炉钢出钢完毕,溅渣护炉,倒尽炉渣,堵出钢口,兑铁水加废钢,摇正炉体,降枪吹炼,开吹同时加入第一批渣料,开吹4韵簿儒回~6分钟后,第一批渣料化好,再加入第二批渣料。如果化渣不好,则需加入第三批萤石渣料。当吹炼达到所炼钢种要求终点范围时,停吹,倒炉取样,测温,快速分析钢水成分,当温度和成分满足要求,即出钢(否则需补吹)。出钢时,当钢水流出总量的1/4时,向钢包中加脱氧剂(Al、Al-Mg-Si、Al-Si等),进行脱氧合金化出钢,至此,一炉钢冶炼完毕。(溅渣护炉:利用高速氮气射流冲击熔池表面,将MgO饱和的高碱度炉渣喷溅涂敷在炉衬表面,形成一层具有一定耐火度的溅渣层,是维护转炉炉衬的主要手段。)

7、炉外精炼:按传统工艺,将在常规炼钢炉中完成的精炼任务,如去除杂质、成分和温度的调整和均匀化等任务,部分或全部地转移到钢包或其他容器中进行。包括:钢水成分和温度的均匀化;精确控制钢水成分和温度;脱氧脱硫脱磷脱碳;去除钢中气体(氢氮);去除夹杂物及夹杂物形态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