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明确自己为什么看文献,弄清楚目的和所处阶段,这很重要。如果是上学过程读硕博期间,刚接触某研究方向,想了解这个方向进展,为以后研究开展做铺垫,那么首先你要查阅国内外相关综述类文章,以及国内外硕博士论文。因为人家既然发了综述或毕业论文,说明对这个方向已有系统全面深入的认识了,省去你再一篇篇辛辛苦苦查阅研究型论文,再去逐一总结。

3、这样快速完成所有文献第一遍阅读,自己心里隐约对该方向进展有个大概的认知了,而且进一步清晰自己关注的点在哪里,这时会衍生出更多更深层次的疑问,这很好,带着这些疑问,再从第一遍粗读的所有文献中精选,进行第二遍的仔细研读,找答案,做笔记记录。你会发现随着阅读文献多了,你对这个方向认知也宽化和深化,问题也会逐渐增多,带着问题挖掘更多精准研究类文献,一一化解疑问,结合科研实践,慢慢疑问越来越少,直至后来你成为这领域小专家,疑问越来越少。

5、过程中分析数据研读文献讨论部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的研究跨专业,你对即将开展的研究没有任何基础,研读经典书籍必不可少,这是基本功,扎实了,长期受益。可以在综述阅读的中后期或实际开展研究过程中再进行,这时你已有初步认知,带着实践问题看书会更深刻,因为书一般都是枯燥乏味的,没有任何先知背景,会让你难以坚持看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