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古瓷年代久远,保存千年不易,茶盏类口沿最为易伤,我所包的都是口沿残缺较严重的,但凡不必要的,绝对不做铜口的处理!
工具/原料
均可在淘宝网上采购,马云应该给我广告费。用啥自己去淘宝上搜吧,不要找我要链接。
外壁4毫米,内径3毫米的细黄铜管一根,长度根据碗口裁切,标准盏的周长大概40厘米左右。
小电磨机,磨头若干(根据自己特点准备),小锉刀,1000及2000目砂纸,弯管钳子,各种胶类自选。
工具
1、首先工具备齐




2、第二步:打磨先用带锯齿的铣刀头把多余的地方磨掉,速度比较快。然后再用沙粒状磨头细致的打磨边法统骜骼缘。再用1000目砂纸抛光,最后用2000目的打一遍。小锉刀是锉碰口用的。你打磨的越细致,包口的效果就越好,切忌不能放在碗上打磨,有可能损伤釉面,严重了会失手把碗摔碎。干这活儿比较费手,小心使用电动工具。你看哥的手都造成啥样了。

4、这个是细致打磨后的剖面效果,记住必须做的细。

5、打磨完成后的正反两面

6、铜管的内壁打磨后因该和碗口是很贴合的,这样做出来的口沿才美观。打磨后裁掉多余部分,要一点一点裁,以免裁短了。再用小锉刀把碰口修到最细。


8、耀州碗底新做---小托盘这只兔毫盏缺很大一块肉(拇指的位置),我也没舍得包,并不是所有的都适合。
